首页 > 淄博频道 > 财经 > 正文

淄博临淄:一个蔬菜大棚 两代人的梦想

2022-09-29 10:23:3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001

  鲁网9月28日讯 “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管理蔬菜大棚。那时候天天提着一桶桶的西红柿从棚里往外面运,感觉好累啊。我当时就想,等我长大了,一定不再弄蔬菜大棚!”9月26日,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的现代化蔬菜大棚园区,33岁的单提良坐在自己的蔬菜大棚门口,和周围几个大棚的种植户唠嗑回忆自己小时候对蔬菜大棚的感受时,禁不住笑了起来。

  一旁,单提良68岁的父亲单保顺用充满慈爱的目光望着单提良,也嘿嘿笑了起来。

  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党支部书记单保军告诉记者,在西单村,单保顺是有名的“棚一代”。而单提良,则是个“棚二代”。

  这样的家庭,在西单村有很多。

002

  南菜北运

  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的村史馆,一张“南菜北运”参加运输人员30周年的合影照片,记录着西单村在蔬菜种植方面的探索和不懈努力。

  照片里30位早期创业者中,单保顺是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

  1985年开始,西单村早期的创业者们租赁了两辆保温汽车,从海南三亚购买了1.2吨蔬菜,运到淄博销售。1986年,西单村租种了三亚农场的200亩地,组织以党员为主体的23人小队到海南种菜,累计从海南省运瓜菜2000吨,一年就创利120万元。

  采购运输车时,农行淄博临淄支行提供的一笔贷款,帮了西单村的大忙。从那时起,西单村就和农行淄博临淄支行结了缘。

003

  “棚一代”

  “那边的地很多是盐碱地,蔬菜的产量很低。”回忆起在海南种菜的经历,单保顺说,当时就很想在家乡种上自己的蔬菜大棚。

  1989年,西单村终于实验性地种上了4个蔬菜大棚。那年,当西单村这批第一代蔬菜大棚在寒风里坚强地抵御严冬时,单提良才刚刚出生。

  1999年,西单村建了60个第二代蔬菜大棚,单保顺的大棚,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面积只有一亩地的蔬菜大棚,给单保顺带来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但留给单提良的记忆,却是一个字“累”:每天都要爬上棚顶收放保温用的草苫子;背着喷雾器打完一遍药累得精疲力尽;收获的时候要一桶桶地向大棚外提西红柿……

  但单提良怎么也没想到,当时立志“长大后绝不种大棚”的他,长大后居然成了一个“棚二代”。

004

 “棚二代”

  “我给你看看我现在是咋管理这个大棚的吧。”9月26日的午后,单提良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一个APP,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个APP的功能,一边向记者演示。

  通过这个APP,单提良能即时查看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很数据,然后根据需要在手机上进行操作,躺在家里的床上就能实时调整大棚的温度,对大棚进行管理。

  这样的蔬菜大棚,在西单村有41个。

  2018年,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在全镇率先完成土地流转,成立了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决定在全村规划建设77个现代化蔬菜大棚。

  但建设一个大棚的成本就要50万元。钱从哪里来?关键时候,中国农业银行淄博临淄支行的客户经理出现在西单村的田头。

005

  根据西单村蔬菜大棚的规划和收益估算,中国农业银行淄博临淄支行为每个蔬菜大棚种植户提供了50万元的“鲁担惠农贷”,由省农担淄博管理中心提供担保,享受财政贴息。

  同时,农行淄博临淄支行为种植户们设计了更为灵活的还款方式:贷款期限3年,第一年还款10万元,第二年还款20万元,第三年贷款到期前一次性结清本息。

  单提良说,他今年8月份刚刚还上了今年的贷款本金,现在每月只需再还280元的利息。

  这个大棚,有什么不一样?单提良带着记者走进了蔬菜大棚,指着半米高的西红柿植株告诉记者,这荐西红柿9月1日刚刚种上,有的已经开始挂果。

  “我们早就把时间算好了,收获西红柿的时候正好是春节,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在这个面积达6亩的大棚里,单提良驾驶着大棚内铺设的电动轨道车,驶过一龚龚的西红柿植株,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大棚。

  秋日的阳光透过棚顶的塑料薄膜照射进来,使单提良的笑容看上去更加轻松、灿烂。坐在电动轨道车上的单保顺看着身边绿油油的西红柿植株,又嘿嘿地笑了起来。

  虽然面积比第二代大棚大了6倍,但数字化使大棚的劳作强度降低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大棚效益也是以前的好多倍。

  单提良说,这个大棚上一茬种的是西葫芦,收入了26万多元。对面大棚的种植户张美秀和王芳说,她们种的都是菜椒,还上20万元的贷款后,一年还能收入15万元。

  而一旁的单保军补充说,这样的蔬菜大棚,设计寿命是40年。

006

  党支部领着村民致了富,也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更有号召力和战斗力。单保军对前来考察蔬菜大棚经营情况的农行淄博临淄支行行长董兆喜说:“现在咱们村是全国的乡村治理示范村。无论是啥事,只要村党支部一发动,老百姓一呼百应。我们真应该好好地感谢农行的支持啊!”(通讯员 刘峻峰 陈鹏 )

责任编辑: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