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借势借力绘出“强村+富民”新图景

2023-05-25 09:21:48 来源:淄博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走了,上班去了。”一大早,沂源县南鲁山镇璞邱村几个村民就招呼着相约去做工。小巷里,几个刚忙完家务的中年妇女说说笑笑就凑在了一起,上班的地方距家只有200多米。

  5月23日上午,她们所在的这个毛绒玩具加工点要完成一批新订单。“这是我们新上的项目,刚开业一个月,共加工毛绒熊7000件。”加工点负责人唐佩凤说,这个加工点让村里6个姐妹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南鲁山镇是典型的山区镇,近些年,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南鲁山镇党委书记赵希娟说,为全面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南鲁山镇以“有解思维”破题开局,整合优质创富资源,聚合各类致富力量,创新打造共富共同体,在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支部领办的“庭院经济”,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目前,南鲁山镇已引进、成立共富公司3家,建成“共富车间”4个、“共富站点”21个,乡村振兴新模式引人关注。

  闲置农房里建起“小型代加工厂”

  47岁的唐佩凤这段时间特别忙碌,她隔几天就跑一次县城联系业务。一个月前新上的毛绒玩具加工业务,这几天就该交第一批货了。“这批货是一家企业委托我们代加工的,一件能挣8毛5分钱。”她指着车间里一批刚刚完工的粉色毛绒熊玩具说。

  十几平方米的沿街房里,摆放着各种缝纫设备,5个女工正在工作。加工好的玩具堆满了工作台。

  唐佩凤是当地村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这几年,孩子们陆续进城工作,家里空置出两套房子。”她说,有一次进城看孩子,偶然得知一家企业正在寻找代加工点。抱着试试的想法,她联系了一批业务,回村后就把两套闲置房利用了起来。

  临街的一套建起了毛绒玩具代加工点,另外一套老宅子则改造成了卫生帽生产加工车间。两个加工点,先后在村里招了十来个女工。工资计件发放,女工们也不固定工作时间。“不耽误农活,也不耽误接送孩子。有事了,还可以将活拿回家去干。”唐佩凤说,现在,她的两处加工点远近闻名。

 废弃厂房里建起桔梗“加工车间”

  5月23日中午,璞邱村一个废弃厂房里,一片繁忙景象。一群上了年纪的当地村民正在分工分批地为桔梗刮皮、去根,相邻的一个小车间里,半加工好的桔梗经过又一次挑选和再加工后,装箱质检称重进仓。

  64岁的陈传花在这里已工作好几年了。“我上午在这里干活,下午回去种地,一天能收入四五十元钱。”她说,这活干着轻松,收入比种地多。

  陈传花所在的车间是沂源鑫悦桔梗有限公司的一个桔梗加工点。公司负责人陈义冲是当地村民,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时正逢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共富站点”“庭院经济”等这些新型农村产业业态的出现,也打开了他的产业发展新思路。

  桔梗加工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公司成立后,陈义冲把发展目标放在了村里。现在,公司4个加工点除了一个在县城外,其余3个都放在了当地山村,全部利用当地的闲置房。

  这些加工点建起来后,村里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老人们也有了说话聊天的场所,这种发展模式备受当地村民的欢迎。目前,南鲁山镇的桔梗产业也全面起势,产品9成以上出口韩国。

  “庭院经济”撑起山村共富产业

  “近几年,我们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已初步实现村集体、合作社、企业、村民抱团致富、多方共赢的发展目标。”赵希娟说,目前,南鲁山镇探索“共富公司+共富站点+共富小院”发展模式,立足桔梗加工、艾草加工、手工艺制品等收益高、门槛低、易操作的产业特质和产业基础,发挥党建共同体多方联动效能,联合产业协会会员公司建设“共富站点”,吸纳农村劳动力车间务工增收致富,成效十分显著。

  这些建立在闲置农房和废弃厂房里的“共富站点”,让当地庭院经济蓬勃兴起。目前,南鲁山镇在唐家六、芦芽、流水、文泉等村建成的21个各类“共富站点”,已就近吸纳600余位村民进站务工。2022年,当地桔梗加工量更是达到1万余吨,产值8000余万元,创出历史新高。

  更让赵希娟欣慰的是,他们依托这些“共富站点”,聚力打通“党建引领、联盟共富、反哺民生”直通车,一举破解了当地老年人村外务工、村内就餐“两匹扣”的难题,让当地山村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政府、企业、村民抱团增收致富的共富养老新景象。

责任编辑: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