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沂源县:承压奋进 拼搏实干
“2024年,沂源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一系列困难挑战,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承压奋进、砥砺前行,知重负重、拼搏实干,综合实力稳步攀升,入选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县。”
1月8日,在沂源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沂源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涛表示,2025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在乡村振兴、产业强县、动能转换、城市建设、文化繁荣、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安全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沂源实践崭新篇章。
示范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定不移兴产业、优环境、促增收,高水平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聚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省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聚力建设和美乡村,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积极开展以镇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
聚力激发乡村活力,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完成村集体资产权属归位、集体经济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试点,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种类。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产业强县,建设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强企方阵,完善平台支撑,锻造更加强劲的工业“主引擎”。
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思路,培优培强新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链群。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等产业优势,积极培育新型储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潜力产业。引导链群头部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构建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助力企业攀登进阶,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和打造优质中小企业和品质卓越的龙头企业。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企业技改提升工程,加快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项目带动,增创发展新动能
把抓项目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务实之举、强动能增后劲的制胜之道,倡树大抓项目、狠抓招商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力提速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持续强化招商引资,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科创招商。组建产业链招商专班,务实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
对标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迭代升级,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意识,落实好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强化高频涉法风险行政指导和法律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内外兼修,建设秀美活力之城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补齐县城短板,持续推动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让县城更加宜居、更有品位、更富活力。
精致建设城市,加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成果运用,按照“东强、西兴、南起、北美、中优”发展思路,持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精细管理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精心运营城市,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拓展“数字沂源”应用场景,加快释放数据资源经济效益。持续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让更多年轻人选择沂源、筑梦沂源。
守正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文脉,提升地域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
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进沂河头旧石器遗址、东安古城遗址研究和《记忆沂源》编纂成果转化。深化非遗传承,完善“山东手造·优品沂源”项目库,加大创意设计和宣传推介力度。实施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再现工程,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统筹全域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生命、爱情、红色等特色文化资源,构建全域、全季、全龄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公共文化优质共享,抓好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繁荣文艺创作。
生态优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强化生态赋能,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臭氧和颗粒物协同管控,抓实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治理。实施沂河水生态环境天地一体监管项目,确保水环境质量指数保持全省前列。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秸秆农膜回收利用,争取省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试点。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拓展环境容量。实施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争取林业碳汇、水土保持碳汇资源纳入国家碳交易平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稳步推进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科学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用情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广医保信用支付,加大门诊统筹等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严格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争创国家双拥模范县。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高中强科培优工程,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与省级以上高端医疗机构合作,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提质提效行动,持续提升薄弱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坚守底线,夯实安全发展根基
增强忧患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守牢公共安全底线,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各类疫病监测预防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面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完善房地产领域全过程管控机制,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覆盖监管制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有机衔接,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犯罪,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
鲁网淄博新闻热线:0533-3811076